首页 新闻 社区干部把“抓落实”作为“工作追求”

社区干部把“抓落实”作为“工作追求”

今年是“大抓落实年”,各地都要把狠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推进发展的主要方式。抓落实,就是把上级制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抓落实是对群众最好的交待,社区干部可以紧扣“主动自觉、科学合理、创新创造”三个重点,提升工作效率,助推社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自觉抓落实。在思想上自觉主动。思想的先进是最有力的先进,作为基层干部,面对许多难题琐事,如果不打开思想的大门,主动去面对,那么这些难题就将永远停留在“门外”。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艺高才胆大”,才敢于面对这些难题焦点,并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化解难题。要在行动上自觉主动。抓落实就要体现在想到了就做,有要求来了就做,群众有需要了就去做,而不是“等一等”“推一推”“拖一拖”,把小事拖成大事,把小情推成大灾。基层干部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事情,需要“见招拆招”“见事做事”“有难就帮”,坚持做,不在乎事情的大小,只要是群众的需求就立即去解决。要在找问题上自觉主动。具体工作中总是会存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我们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梳理,认真复盘,把自己个人存在的问题与负责的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全面的罗列,分出轻重缓急,找到重点难点,逐个逐步去落实,这样才能确保存在的问题得到高效的处置。

科学合理抓落实。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点多面广,要求严格,有时候很多工作会同时布置过来,这个时候就要能迅速分清轻重,知晓缓急,抓住重点,紧扣中心,提纲挈领的开展工作。确保重要的事情重点做,急切的事情赶紧做,轻缓的事情仔细做。分配精力科学合理。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压力不可谓不大,任务不可谓不重,涉及管理层面的有经济管理、公共安全、民生保障,关系民生的有养老医疗、水电煤气、家长里短,有文艺活动、志愿活动、各类宣讲,还有需要特别关注帮扶的困难群众,等等。这些都要由社区干部们去落实,所以在人数有限、精力有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合理分配精力去妥善处理这些繁杂的工作。分派任务科学合理。社区干部的每天都精确到小时,比如,早晨要抓紧开会布置工作计划,上午入户慰问低保残疾人,中午集市上调研收集问题,下午县里开会顺便为高龄老人代买药品,傍晚文艺进乡村组织村民观看露天电影,深夜伏案撰写材料报告。正因为各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基层负责人在安排工作时要根据任务的时间要求和目标要求与干部的能力匹配进行合理分派。

创新创造抓落实。要创新基层管理的模式。针对群众在社区咨询办事时,传统纸质登记方式占用空间大、查找不便的问题,我们应积极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推进信息智能化电子化管理。依托社区党建平台,及时发布政策和管理信息,快速答复群众咨询,从而减轻社区人员工作负担,降低社区治理成本,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目标,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要整合多元服务的资源。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居民志愿服务队,分别成立宣传活动小队、困难帮扶小队、调解纠纷小队等,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精准便民。这不仅将提升居民对社区服务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将推动社区管理更加有序高效。要健全持续发展的机制。面对社区工作人员、资源、经费有限,而服务居民和上级部署任务繁重的现状,我们必须开阔思路,创造性地寻求社会支持。建立联动机制,鼓励辖区内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通过辖区派出所开展反诈讲座、企业出资建设社区公益基金、卫生院定期为老人义诊等方式,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天津东丽区 白玥)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